ChatGPT的Prompt太難寫?快速教你如何上手
🍴 寫Prompt不用背,只要會吃飯——讓我們開一間AI主題餐廳
要寫出一個完整、好用的Prompt(指令),不用死背什麼模板。只要你有去過餐廳吃飯,就會寫Prompt。為什麼這麼說?因為撰寫Prompt的過程,就像你在開一間主題餐廳一樣。你是老闆,AI是主廚,而Prompt就是你對廚師下的指令。這篇文章將用「開一間餐廳」的方式,帶你一步步理解:一個完整的Prompt,到底應該包含哪些關鍵元素。
👨🍳 第一步:「設定AI的角色」選對主廚,才能煮出你要的菜
開一間餐廳,第一件事是什麼?當然是找廚師。但不是任何廚師都能做你想要的菜。如果你想開甜點店,卻請來鐵板燒師傅,不但風格錯誤,連語氣都可能南轅北轍。這在寫Prompt時,就是「設定AI的角色」。
請你思考:你希望AI以什麼身份來執行這個任務?是一位親切的客服?冷靜的資料分析師?還是像老朋友一樣講話風趣的知識型YouTuber?這個角色的設定會影響整段回應的語氣、邏輯與風格,是Prompt最關鍵的開場。
(最常出現的語句就是: 你要扮演在XXX領域有XXX年經驗的專家,你曾經….)
(基本上就是AI的自我介紹)
🏙️ 第二步:你的餐廳在哪裡、面臨甚麼狀況?語境決定AI怎麼回你話
即使是同一位主廚,在不同場地下做菜的方式也會不同。在夜市,你需要快炒快上;在百貨公司,可能要講求擺盤與氣氛;開快閃店,則得把重點濃縮在三分鐘內完成展示。這個比喻對應到Prompt中,叫做「語境設定」。
你要讓AI知道,它的回答會用在哪裡。是社群貼文?工作簡報?部落格長文?還是要講給五歲小孩聽的說明?語境不同,AI回應的內容長短、語氣、用詞和呈現方式都會大不相同。如果你不先說清楚場地,AI的表現自然無法完全契合你的需求。
🎯 第三步:這桌菜是煮給誰吃的?受眾不同,口味也不同
沒有一頓料理可以讓所有人都滿意。你要是同時請小孩、健身教練、素食者來吃飯,一份「牛肉炒泡麵」恐怕三個人都翻白眼。寫Prompt也一樣:你必須讓AI知道,它要為誰說話,這就是「目標受眾(TA)」的設定。
是寫給主管看的報告?給客戶的行銷提案?還是給國中生的科普文章?受眾的年齡、背景、知識程度與關心的重點,都會影響AI應該用什麼語氣、例子與深度去回應。幫AI搞清楚「誰要吃這頓飯」,它才能對味下廚。
📝 第四步:明確告訴AI你要出哪一道菜,AI的任務目標是甚麼
沒有廚師能從一句「我餓了」煮出你心裡那道菜。你要說「我想吃番茄肉醬義大利麵」,廚師才能精準下鍋。寫Prompt也是一樣,你必須明確告訴AI你要它做什麼具體任務。別只說「幫我寫一篇文章」或「幫我整理一下」,那就像走進餐廳說「給我吃的」——AI再聰明也只能猜測,結果往往離你想像的差很遠。
舉例來說,比起「幫我寫貼文」,你應該說:「幫我用年輕語氣,寫一篇介紹這個產品的IG貼文」。或者:「請根據這份會議紀錄,整理出三個重點建議,語氣要正式、適合提報使用」。你點得越精準,AI的出菜就越不會跑味。清楚點單,是Prompt寫作的基本功。
🍽️ 第五步:要一道道上菜,還是直接來個總匯?明確安排執行順序
想像你坐在餐廳裡,前菜、主餐、甜點一股腦地同時端上桌,不僅難以享受,還容易混亂。寫Prompt也是一樣:你希望AI一步步來,還是一次給你全部答案?這就叫做「執行順序的安排」。
如果任務複雜,你可以先告訴AI「請先幫我整理出幾個架構」,再來說「依照這個架構,幫我展開成文章」。分步指令能幫助AI更精準地拆解問題,也能讓你隨時調整方向。反之,如果你想一次看完所有結果,就要交代「請完整一次輸出,不用逐步詢問」。不說清楚,就像把三道菜打包成一碗湯——難吃也難怪AI。
🚫 第六步:客人不吃香菜你總要說吧?先講清楚限制,AI才不會踩雷
有些客人一吃到香菜就翻桌,這種事主廚當然得事先知道。寫Prompt也是如此,任何「不能出現」或「需要避開」的條件,請一開始就說清楚。這叫做「限制條件」。
例如:「請不要使用專有名詞」、「請勿提及政治議題」、「限制在200字以內」、「請避免使用專業術語」等,都是常見的條件。如果你沒有講,AI可能會全力發揮,結果用詞太學術、字數太長、或踩到敏感線。你以為AI出包了,其實只是你沒寫清楚「客人過敏什麼」。
📦 第七步:裝盤方式也要指定!呈現格式影響AI怎麼出菜
很多人以為Prompt只要把內容講清楚就好,卻忽略了呈現格式本身也會大幅影響AI的回應結果。同一道料理,裝進便當盒是外帶,放在白瓷盤上是高級套餐;格式不同,感受差異巨大。在AI世界裡,這不是單純的「美感」問題,而是會直接改變邏輯結構、閱讀節奏,甚至資訊能不能被有效使用。
你希望AI用表格來呈現?還是條列清單?寫成一段敘事風格?還是用社群貼文的語法套用?這些格式上的要求,務必要明講。像是:「請用表格方式整理三項優缺點」、「用IG貼文語氣寫出三句主打文案」、「像日記一樣敘述這段經歷」。指定格式,就等於幫AI決定怎麼上菜、裝哪種盤子、擺幾種配菜,這會讓輸出結果更符合你的使用場景,而不是讓AI胡亂發揮、形式失焦。
✅ 第八步:先試吃一口給廚師看——提供範例,才有機會精準複製
你有沒有遇過這種情況:你形容再多,廚師還是煮不出你想要的味道。這時最有效的方法,其實是——「你先煮一小口給他吃」。在寫Prompt時,這就叫做提供範例輸出(example output)。
你可以直接加上一句:「例如,以下是我希望的回覆格式……」或「請參考這個範例再延伸」。無論是語氣、內容架構、段落格式、甚至每句話的長度,AI都能從這個範例學習並模仿。這比再多的形容詞都來得有效,就像廚師吃過原味後,才知道你說的「剛剛好」是什麼程度。
📣 想讓AI煮出你要的好菜?從寫好Prompt開始!
你不是不會寫Prompt,你只是還沒習慣把「點餐」說清楚。回顧整篇文章,其實你只要記住一個畫面:你正在開一間主題餐廳,而AI就是你的主廚。從設定角色、確認地點、找對客群,到指定菜單、安排流程、交代限制、決定擺盤,最後再附上一道「範例菜」讓它參考,這就是一個完整Prompt的配方。
當你越能清楚地描繪出你想要的結果,AI就越能精準地上菜,甚至能幫你變出更厲害的創意組合。你不是來跟AI賭運氣,而是來經營一間能穩定出餐的好店。
📌 現在,換你試試:把這篇文章存起來,當成你的「Prompt點菜單」。下次與AI對話時,不再只是說「我想吃飯」,而是寫出一份能讓它一秒理解的精準訂單。